朱邦华、焦剑涛加入Star Nemotron团队,瞄准企业级AI应用
核心事件
英伟达CEO黄仁勋亲自招聘两位清华背景的华人AI科学家:朱邦华(Banghua Zhu)任首席研究科学家,焦剑涛(Jiantao Jiao)职位未公开。
两人均在硅谷顶尖学术机构任职:朱邦华为华盛顿大学助理教授,焦剑涛为加州伯克利教授。
人才背景亮点
朱邦华:
2024年获加州伯克利博士学位,师从AI泰斗Michael I. Jordan;
创建大模型评测平台LMArena,开发开源模型Starling-7B、Athene-V2(性能对标GPT-4o);
加入英伟达Star Nemotron团队,负责企业级AI Agent应用研究。
焦剑涛:
2011年清华特等奖得主,斯坦福博士;
研究方向覆盖生成式AI全链条技术(从预训练到安全防越狱)。
创业公司与技术实力
两人联合创办AI安全公司Nexusflow,2023年融资1060万美元;
开源模型Athene-V2-Agent在函数调用任务中超越GPT-4o专用模型。
硅谷抢人大战背景
近期案例:Meta挖走OpenAI三名研究员,谷歌招募MIT教授何恺明;
薪酬竞争:顶尖AI人才跳槽薪资涨幅达30%-50%,OpenAI研究员年薪超千万美元;
华人优势:全球50%的AI研究人员来自中国,美国顶级实验室华人占比达38%。
英伟达战略意图
Star Nemotron团队目标:利用多模态模型构建“能干活的企业AI员工”,实现自动化流程;
黄仁勋多次公开强调中国AI人才的“世界级”水平,此次直聘被视作技术卡位关键举措。
照片里,黄仁勋罕见地没穿皮衣,站在英伟达总部Voyager大楼前,左右手分别搭着两位华人科学家。 左边是95后清华学霸朱邦华,右边是清华特等奖得主焦剑涛。 这张低调的合影,昨天引爆了硅谷朋友圈——老黄亲自下场,把这两位刚创办AI公司的技术大牛,“连人带脑”收编进英伟达最机密的Star Nemotron团队。
朱邦华的新头衔是首席研究科学家。 这个华盛顿大学的助理教授,本科清华、博士伯克利,在谷歌微软实习期间就展露锋芒。 他创建的LMArena成了全球大模型排名的“权威擂台”,开发的Athene-V2模型在函数调用上直接碾压GPT-4o专用模型。 更狠的是,他主导的Starling-7B模型,以7B参数量杀进Chatbot Arena榜单前五,被圈内称为“小模型天花板”。
而焦剑涛的加入更耐人寻味。这位伯克利教授没公开职位,但他的研究方向直指英伟达的软肋:从大模型训练到安全防越狱的全链条技术。 他是统计学和强化学习的双料专家,曾提出PPO算法的替代方案,能解决模型训练中的稳定性问题。 业内人调侃:“老黄这是买了整个智能体研究所的脑子”。
两人的创业公司Nexusflow刚融资1060万美元,主打用AI分析网络安全数据。用户只需一句自然语言指令,系统就能穿透防火墙抓取安全指标。 去年他们开源的Athene-V2模型,让客户在本地部署时省下天价API费用,被Point72 Ventures押注为“企业安全领域的ChatGPT时刻”。
硅谷的挖角战火早已烧红。 OpenAI研究员诺姆·布朗透露,自己跳槽时谷歌创始人邀他午餐,奥尔特曼约他打牌,投资人直接派私人飞机接他——最终他选择OpenAI只因“算力给得够狠”。 Meta更被曝用200万美元签约奖挖走OpenAI整个安全团队,谷歌则把计算机视觉之神何恺明从MIT请进DeepMind。
顶尖人才的价码已飙到荒唐。 OpenAI核心研究员年薪超千万美元,跳槽涨幅普遍30%-50%。 翰德报告显示:每两个AI岗位只能找到一个合适人选,精通强化学习和多模态算法的专家掌握绝对议价权。 一位猎头透露:“挖一个顶级研究员比收购初创公司还贵,但他们值得这个价”。
华人科学家正成为争夺焦点。 黄仁勋两个月前在国会山论坛上预警:“全球一半AI研究者来自中国”。 数据印证了他的焦虑:NeurIPS会议作者中,中国本科毕业生占比从2019年29%飙至47%,美国实验室的华裔研究员达38%。 而DeepSeek的崛起更打破旧秩序——其核心团队111人从未留学海外,用本土培养的阵容打造出对标GPT-4的模型。
英伟达的Star Nemotron团队藏着更大野心。 官网显示他们专攻“企业AI Agent”,用多模态模型让AI从聊天工具变身“数字劳动力”。 朱邦华将负责让模型听懂“把上周销量导入Excel,预测下季度风险”这类复杂指令,而焦剑涛的防越狱技术能阻止AI执行危险操作。 网友在朱邦华LinkedIn下留言:“你们在造AI打工人? ”。
这场争夺不止关乎薪酬。 当OpenAI用“利润参与单位”(PPU)绑定60%薪资到未来收益,Anthropic以“研究自主权”允许科学家自由选题,英伟达亮出的是黄仁勋的亲自背书。 在朱邦华宣布入职的推文下,Nexusflow前员工调侃:“全员正式编入黄氏军团”。
硅谷的战术也在升级。 初创公司Runsybil用国际象棋比喻挖人策略:“既要抢明星也要配团队”。 Meta被曝用体育数据分析技术挖掘量子计算背景的潜力股,而谷歌则把实习生纳入股权激励计划,硬生生把离职率压降22%。
企业级AI的战场已硝烟弥漫。 当网友还在惊叹GPT-4o能唱歌时,英伟达正把Athene-V2-Agent的并行函数调用能力塞进客服系统。 一位投资人点破关键:“企业愿为替代人工的AI付费,不愿为写诗的AI买单”。
安全领域的AI革命正加速到来。 焦剑涛在伯克利的研究证明:用强化学习调教的AI防护网,拦截恶意指令的成功率比传统规则系统高47%。 这套技术已被用于金融交易监控,能在0.3秒内冻结可疑账户。
英伟达的“GPU+Agent”战略逐渐清晰。 黄仁勋在内部会议强调:“未来每颗芯片都要配一个AI管家”。 刚发布的Blackwell Ultra芯片预留了智能体接口,朱邦华的团队正把Athene-V2模型压缩到能在显卡本地运行。
清华人的硅谷轨迹正在改写。 朱邦华在推特回应粉丝时说:“我的导师Michael Jordan教会我——真正改变世界的技术,诞生在实验室和工厂的交界处”。 这句话被硅谷风投教父马克·安德森转发时配文:“这就是黄仁勋最可怕的地方:他既懂工厂,更懂天才”。
华人科学家的双城记正在上演。 当朱邦华在英伟达调试企业Agent时,他在清华的同窗们正主导中国首个开源AI生态。 DeepSeek用557万美元训练出匹敌GPT-4o的模型,成本只有硅谷同行的十分之一。 东西半球的技术竞赛,意外地在开源社区形成合力。
企业客户开始用脚投票。摩根士丹利正测试用Star Nemotron替代30%的初级分析师工作,系统能自动调取财报数据生成投资建议。 项目负责人透露:“省下的薪资够买2000张H100显卡”。
AI人才的军备竞赛没有减速迹象。 谷歌为留住强化学习专家,允许他们用公司算力训练个人专利模型;Meta则把研究院的咖啡机换成意大利定制款,月耗咖啡豆够灌满游泳池。 一位工程师在匿名社区吐槽:“他们甚至给我家狗办了宠物保险”。
黄仁勋的合影只是序幕。 当网友放大照片背景里的白板,发现上面写满函数公式。 眼尖的人认出其中一行:“Rubin-2026-Q3”——这正是英伟达下一代芯片的代号。 硅谷记者调侃:“这可能是史上最贵合影背景”。
配资网官网入口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