朋友,是不是最近朋友圈又开始人均股神了?
张三靠着不知名代码喜提新车,李四重仓某个赛道财富自由,王五的基金收益图P得比他的自拍都真。
好像全世界都在赢,只有你,对着绿油油的账户,思考着人生,怀疑着自己是不是巴菲特不想认的那个远房亲戚。
人人都是股神。天天都有神操作。个个都在秀收益。
问题来了,那到底谁在亏钱?
当然是闷声发大财的反义词,敲锣打鼓亏大钱的你啊。
上班族搞投资,最容易陷入一个精神分裂的状态:一边是“搏一搏,单车变摩托”的赌徒心态,一边是“工作忙,没时间研究”的咸鱼现实。
结果就是,在上班摸鱼的间隙,听了个代码就冲进去,成了山顶上迎风招展的韭菜; либо,把钱一股脑丢进去年涨得最猛的基金里,成功为前一波投资者胜利退场贡献了宝贵的流动性。
你以为你在投资,其实你只是在进行一场昂贵的行为艺术,主题是《论一个成年人如何精准地把工资送给陌生人》。
今天,咱们就把这事儿扒光了聊聊,上班族在股市里,求的到底是什么,以及怎么才能让你在牌桌上,至少看起来不像个傻子。
首先得明确一个核心暴论:上班族搞投资,第一目标不是为了发财,而是为了给自己的手贱和不甘心,找一个带安全绳的泄洪区。
你不甘心。你觉得你行。你认为你是天选之子。
那怎么办?真让你拿着全部身家去梭哈,你又怂得跟刚出锅的鹌鹑一样。
所以,一套成熟的上班族投资逻辑,本质上是一套“精神隔离”大法。把你的钱分成两份,一份用来“认命”,一份用来“折腾”。
“认命”的那部分,就是很多人说的基金打底。
但这里的逻辑不是因为它稳,而是因为它“无聊”,无聊到能治好你的多动症。
很多人选基金,天天研究基金经理的履历,看持仓,分析回撤,搞得比自己公司项目的复盘报告还认真。
我说句实话,你那点业余时间研究出来的东西,大概率跟抛硬币差不多。
你面对的是一群全职、高薪、拥有第一手信息和复杂模型的职业选手,你拿什么跟人家斗?拿你那份被PPT和KPI塞满的脑子吗?
所以,买宽基指数基金,比如沪深300、中证500这种,本质就一个动作:认怂。
我承认我菜,我玩不过你们,所以我直接买下整个赌场,你们在里面打生打死,我拿个平均数,行不行?
这笔钱,就是你账户里的“压舱石”,是你在外面浪的时候,保证船不会翻的底线。它的核心价值不是帮你赚多少,而是让你在看到某个朋友又在吹嘘自己“瞎积薄发”的时候,能冷静下来,心里默念:关我屁事,我有后路。
这套打法,本质上就是个健身房里的私教课。基金定投就是你的核心力量训练,枯燥但保命;而另一部分钱,就是你非要去练的那个花里胡-哨的战绳,主要是为了发朋友圈,顺便活动下筋骨。
这就是我们要说的第二部分:“折腾”的那笔钱,也就是你的股票仓位。
这笔钱存在的意义,不是让你一夜暴富,而是给你一个用小代价认知世界和认知自己的机会。
很多人炒股亏钱,最大的问题是“不懂装懂”。
看K线图,觉得是在参悟宇宙奥义,其实那玩意儿就是大众情绪的心电图,大部分时间在划水,偶尔来一次ICU级别的抢救。看财报,以为在分析公司价值,其实你只是在对着一份P得跟写真一样的体检报告做阅读理解,人家肝上的阴影早用美图秀秀盖过去了。
所以,上班族玩股票,唯一能提高胜率的原则,叫“在自己的能力圈里被割”。
什么意思?就是只碰你那个行业,或者你日常离不开的东西。
这就像你在自己家小区里跟人打架,地形你熟,哪个犄角旮旯有砖头你都门儿清。你跑去一个陌生地方跟地头蛇叫板,那不叫勇,那叫给本地的医疗事业创收。
你是做互联网运营的,你就去看看你天天骂的那些平台,他们的广告收入是不是真的在涨,用户是不是真的在骂完还用。你是做消费品的,你就去楼下超市看看,哪个牌子的方便面总是在缺货,哪个牌子的饮料出了新品没人买。
这么做的好处有两点。
第一,你能获得一些研究报告里看不到的“体感信息”。财报可以化妆,但用户用脚投票的行为很难作假。这种朴素的观察,有时候比一堆复杂的模型管用。
第二,也是最重要的,就算亏了,你也能亏个明白。你是因为判断错了行业趋势,还是低估了竞争对手?这种复盘,才是你花钱买到的最珍贵的认知。而不是因为听了某个“大师”的话,最后亏得稀里糊涂,除了骂娘什么都没剩下。
这是一种认知的“快种快收”,在小块试验田里,快速验证自己的逻辑,成了有认知红利,败了有经验教训。
最后,我们聊聊时间。
别再拿“我忙”当借口了。你一天刷短视频的时间,都够把一家公司的招股书翻几遍了。
时间管理的核心不是挤时间,是分配注意力。
你需要的不是每天盯盘,那是职业交易员干的事。你需要的是建立一个信息处理的框架。
早上通勤路上10分钟,看看宏观新闻,知道今天风往哪边吹,是该打伞还是该戴帽子。
中午吃饭20分钟,翻翻持仓公司的公告,或者看看行业APP里的大佬在吵什么。这叫“喂到嘴里”的信息,你不吃白不吃。
晚上睡前,每周抽一个小时,雷打不动地复盘。看看账户,问问自己,当初买它的逻辑还在不在?是逻辑变了,还是市场在发神经?需不需要调整?
投资这事儿,最怕的不是亏钱,而是无脑。
无脑买入,无脑持有,无脑卖出。整个过程,你就像个提线木偶,线的另一头,是市场情绪,是你朋友的炫耀,是某个大V的胡扯。
上班族在股市里最宝贵的财富,不是钱,而是你的“主业思维”。
你在工作里,懂得做规划,懂得分主次,懂得做复盘。怎么一到投资里,就变成了只会追涨杀跌的原始人?
把你的钱,当成你手里的一个项目。
基金是项目的基石,保证项目不会黄。股票是你项目里的创新点,允许试错,但要控制成本。你的时间和认知,就是这个项目的资源,必须用在刀刃上。
这样,一年下来,你可能不会成为朋友圈里那个最靓的仔,但你大概率能活下来,甚至活得还不错。
而活下来,在赌场里,本身就是一种胜利。
本报(台/网)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传播积极向上的社会正能量。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,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处理。小编写文不易,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,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,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。
配资网官网入口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