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枣汤
一、古方简介
【来源】《伤寒论》。
【组成】芫花1g,甘遂1g,大戟1g,大枣10枚。
【功用】攻逐水饮。
【主治】①悬饮。咳唾胸胁引痛,心下痞硬,干呕短气,头痛目眩,胸背掣痛不得息。②实水。一身悉肿,尤以身半以下肿甚,腹胀喘满,二便不利,舌苔滑,脉沉弦。
二、临床新用
顽固性便秘
【案例】某男,48岁。自诉大便难解,6~7日1行,每次解出不多,且燥结如羊屎,肠鸣漉漉,脘腹胀闷1年多。前医有宗阳明腑实用大承气汤攻下,亦有作冷积久留不化,用温脾汤泻下冷积者,更有作体虚热结旁流用扶正攻下之黄龙汤加味治之,均未收效。诊见:症状同前,且苦头晕痛,食欲尚可,口不渴,小便自利,舌质淡,苔白厚腻,脉沉弦有力。本病属实证无疑,为何用上法无效?静思良久,患者肠鸣漉漉,似与仲景“水走肠间,沥沥有声”之痰饮相符,大便秘结,乃水饮停留不去、聚而成痰,结而不通所致。遂用十枣汤峻逐饮邪。处方:芫花、甘遂、大戟各7g研末,大枣30g煎汤兑服,每日早晚各1次,每次1g。二诊:患者服药1次后,解燥结大便1次;再服后,肠鸣增加,大便中泻出大量浓鼻涕样物。第2日继服2次,大便6~7次,浓鼻涕样物量少,水粪混杂,肠鸣脘腹胀闷消失。饮去便通,停服上方,免伤胃气,改用补脾益气法善后。数月后追访,上症未见复发,大便一直正常[刘明军.十枣汤治愈顽固性便秘.四川中医,1991,(12):32]。
【按语】本例病因水痰互结,饮留胃肠,滞塞中焦,导致枢机不利,升降失常故致便秘不通;清气不升,客气上逆,故有头晕痛;浊阴不降,气机不畅,水气不化,故肠鸣漉漉。药用芫花、大戟、甘遂直捣巢穴,峻逐饮邪,大枣匡扶胃气。药证相符,病得速愈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配资网官网入口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